拨打热线:13240331906

幼儿园儿歌欣赏教学中幼儿的表现与创造

时间:2021-09-19   作者:

幼儿园儿歌欣赏教学中幼儿的表现与创造

河津市幼儿园  刘倩群

《纲要》中明确提出:“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,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,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。”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总是充分理解幼儿的天性,努力描绘孩子与大自然、与现实生活中天真无邪的和谐—致,描绘孩子们心灵中那纯善朴质的想象和扑朔迷离的梦幻,让小读者尽情享受文学的乐趣,尽情陶醉在对未知世界的神秘境界之中。

儿歌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,是专门为幼儿创作、适合其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,并且易读易记易唱的歌谣。它表现在音乐上有强烈的节奏感,“随韵结合,义不相贯”;歌词上“涉想成趣”“趁韵而成”;形式上风格多样、不拘一格。儿歌欣赏指欣赏儿歌语言中鲜明的音乐性,有一定规律的句逗停顿;欣赏作品中生动的形象,丰富的色彩,寄托的情意。欣赏过程中,教师充分挖掘作品中美育因素,将审美教育有机地融合,通过朗诵、表演或者游戏等形式,增强幼儿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和审美体验,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了儿歌的表现与创造。

《纲要》中指出:“为幼儿的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。激发情趣,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,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。”

 “儿童是独立的,发展着的个体。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,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,更好地获得发展。”为此,我园的儿歌欣赏教学,利用各种活动途径,给幼儿创造更多在活动中自主发展的机会。

不同形式的儿歌表演:儿歌的节奏感韵律感极强,因此和音乐有深刻的联系。因此,各班的表演区都提供了各种道具,如头饰、图片、音乐等,让孩子在自由的氛围中,尽情展示和表现。如儿歌《八只小狗抬花轿》,得意洋洋的老虎和机灵的八只小狗形象觉得小朋友喜欢,他们乐意去表演,因此教师提供了音乐、服饰、大花轿等道具,孩子们说在其中、玩在其中、乐在其中。《糕点师傅忙又忙》一问一答又有连锁调的特点,

小朋友拿起响板,分成两组,你一问他一答,兴趣盎然。儿歌《从前有座山》不仅有强烈的节奏感,在老师的引导下,幼儿的表演又有了一丝禅意。山东快书的节奏听起来总是那么抑杨顿挫,十分有趣,老师将<好孩子》这首儿歌与山东快板的节奏结合起来,小朋友表演的时候曲艺范儿十足,另外教师将儿歌与黄梅戏曲调有机结合,使儿歌“趣味儿”转化为“曲味儿”又是一次创新。《小鼓响咚咚》儿歌三拍子表演起来更悠扬,小朋友边说边唱边打节奏。表演《问答歌》时,小朋友自发组成了A组、B组,A问B答,B问A答,用不同的节奏型来表演儿歌,俨然一支小乐队。

其它活动途径的儿歌表演:《山上有个木头人》《跳绳谣》《翻跟头》一类的儿歌,儿歌内容简单易懂,娱乐性非常强,在户外游戏活动,小朋友可以边说儿歌边游戏,如《山上有个木头人》孩子们可以说着儿歌玩“停停跑跑”的体育游戏。《跳绳谣》孩子们可以说着儿歌玩条皮筋的游戏,儿歌的审美特点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展露无遗。太好玩了“伞花儿》《春雨沙沙》这一类的儿歌中蕴含了丰富的色彩,小朋友在美工区中夸张的想象,大胆地用色,将“有声”的儿歌用‘形”的方式表现出来,孩子们在区角中说着儿歌画着画,其情趣、其意蕴、其满足感在孩子们的快乐的笑脸上就能尽情体现《娃娃脸》等一类的儿歌,篇幅短小,朗朗上口,幼儿边读边画画,趣味性很浓。《手指变变变》《手指谣》节奏整齐简单,象声词的运用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幼儿边读儿歌边玩手指游戏或做相应的动作来游戏,让幼儿获得‘决乐的体验。

儿歌的审美创造

任何教育都有循序渐进的目标,在幼儿的审美欣赏、审美表现的目标基础之上,我们进行了儿歌创造性活动。审美创造可以活跃幼儿思维,发展隋感和想象,提高浯言创造性。

儿歌《什么圆圆》适合小班幼儿,在创造中,幼儿L替换名词来仿编儿歌。原作品中将“太阳”“鼓”“皮球“气球”替换后,仿编儿歌:《什么圆圆》

什么圆圆红彤彤?苹果圆圆红彤彤。什么圆圆响咚咚?露珠圆圆响咚咚。

什么圆圆蹦蹦跳?篮球圆圆蹦蹦跳。什么圆圆空中飘?泡泡圆圆空中飘。

另外,替换重叠词,将问句中“红彤彤”“响咚咚”替换成“甜滋滋”“黄澄澄”“绿油油”“亮晶晶”,进行仿编。可仿编为:什么圆圆甜滋滋?棒棒糖圆圆甜滋滋。什么圆圆黄澄澄?桔子圆圆黄澄澄。什么圆圆绿油油?西瓜圆圆绿油油。什么圆圆亮晶晶?露珠圆圆亮晶晶。

《颠倒歌》中,幼儿发挥想象,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颠倒改编。原作品为:

《颠倒歌》小小老鼠森林里面称大王 大狮子害怕那只小老鼠。蚂蚁扛大树,大象没力气  事情全颠倒,你说可笑不可笑。小小鱼儿飞呀飞在蓝天里,小鸟儿游呀游在大海里,公鸡会生蛋,母鸡喔喔啼,事情全颠倒,你说可笑不可笑。

幼儿仿编为:“蟋蟀拉大木,黑熊没力气”、“老鼠去抓猫,小鸡吃狐狸”、“丘蚓飞上天,老鹰钻地洞”。

《动物好朋友》中,幼儿想象出更多动物形象,小花猫、小花狗等,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仿编。原作品为:《动物好朋友》小山羊,去种树,路上遇见小白兔。小白兔,去插花,路上遇见小青蛙。小青蛙,跳下河,唤来一只大白鹅。大白鹅,游啊游,碰到一只老水牛。老水牛,当领队,唤来大伙来排队。排好队,向前走,大伙都是好朋友。

幼儿仿编为:小花猫,去捉鱼,路上遇见小黄狗。小黄狗,去旅游,路上遇见小乌龟。小乌龟,爬下行,碰见一只小鲤鱼。小鲤鱼,游晒游,碰到一只老水牛。老水牛,当领队,唤来大伙来排队。排好队,向前走,大伙都是好朋友。

改编是创编中较为复杂的一种比较适合大班的幼儿,儿歌《瓜瓜花》改编成问答歌。《藏猫猫》中又将两拍子节奏改编成了三拍子,使儿歌更为流畅,更为抒情。

因为欣赏活动的目标中有这样的表述:大胆想象,根据提供的的范文进行续编、仿编、改编等,因而教师又提供了精典的音乐、故事、情景,引导幼J隧行创编。

实地感知,进行的真实地创造,这个结果意味着幼儿欣赏能力已经上升了另外一个高度。

最后,长期下来,我园建构了以儿歌、音乐、游戏三位一体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,将儿歌融入幼儿的活动中,摒弃了以往教师填鸭式地教学,幼儿被动地记忆、朗读的枯燥的模式。我们惊喜的看到:孩子们对儿歌这种文学形式,有了较浓的兴趣,说儿歌、唱儿歌、演儿歌、编儿歌。由浅人深,灵活运用,创新发展,逐渐完成了从审美欣赏、审美感知、审美表现、审美创造的心理架构,幼儿的儿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