拨打热线:13240331906

陕北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白晔蓉

时间:2024-03-20   作者:

陕北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
陕西省榆林市第十四小学  白晔蓉


一、“教”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
1.教学理念落后,教学方式单一。据笔者调查,目前陕北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,仍以教师讲评为主,教学方式单一。“课堂应该是学生的”,早在90年代就已经有不少学者提出此观点,并对此做出研究和探索。90年代末兴起教学改革大潮,在语文一科中以韩军老师为代表提倡“新语文”,但陕北的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,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首先,从历史根源来看,陕北地区历来较为落后,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来说,教育水平偏低,民众受教育程度也颇低,对新事物,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接触与实施较晚。其次,从地理环境角度讲,黄土高坡地处中国的西北部属偏远山区,生存环境较差,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倾斜,但依然不能快速改变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。由于引进优秀师资这一环节出现偏差,不能为农村的教师队伍注入新活力,导致农村师资大多为有经验、文化程度偏低的本地老教师,以及由老教师指导、带领的新教师。很多教师是根据记忆中自己老师讲授作文的方式来上课的,这样方便快捷省力。而这种作文课的模式会在多年后又成了新教师的记忆,再次回到课堂。如此循环往复,传统的教学理念、教学方式代代相传,经久不息。基于此现状,改革作文教学是困难的。2.重视不足,作文课时少。部编版语文教材基本都是一单元设计两节作文课,分别是习作指导课、习作讲评课。据笔者了解,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将两个课时压缩为一个课时,一节课既讲评又授新,甚至有时会直接在作文课讲习题,作文则由学生课后抽时间完成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作文课不知道怎么讲的难题,不得已而为之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,考生要想考零分很难,要想考满分亦很难,大多数人会有一个“安全”分数。小学生写作文不会凭一日之努力即发生质的飞跃,有极大的进步,也不会因久不练习就无从下笔,只字不出。3.教师专业素养不足,导致作文效率较低。教师经常讲与文体相关知识,却依然有很多人不确定能不能准确区分各种文体。这样的基础知识点,为什么反复多次学生还是不会?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。在《北京文学》上发表的《点评语文特级教师》,其中一段是:“与作家们相比,语文教师,包括那些很有名气的语文特级教师的阅读与写作实在太可怜了。他们拿不出什么,能拿得出的也不是什么东西,无非就是些解题技巧、应试对策、知识讲解什么的。甚至连对语文教学的规律性的东西的阐述都少而又少。”这段话虽然言辞激烈,但也确实反映出有些语文教师确实存在专业素养偏低的问题。陕北地区师资力量较发达地区而言本就偏弱,这一情况也就更为明显。所以,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,会导致作文教学效率的低下。
二、“学”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
1.思维固化,模式化严重。笔者在与老师的交谈与翻阅学生作文中发现,学生普遍存在思维较为单一、不善于思考的问题,对事物往往缺乏自己的见解。表现在作品中就是:模式化严重,行文千篇一律。所有学生写到的老师令人敬佩的地方总结起来不外乎“爱岗、敬业、关爱学生”结构基本都是第一段导入,中间用一件事来叙述老师如何让我感动,最后结尾升华、抒发感情“老师是园丁、是蜡烛、是路灯”。所有人的结构、取材基本都是一样的。太多作文看了开头就可以猜中结尾。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作文,思想、结构、取材皆相同。2.阅读量少,积累不足。陕北农村小学学生阅读量极低,偶尔的阅读也是看一些漫画或网络推理小说。素材不足,不善积累,也不擅长在生活中观察,那么写作文写什么呢?无物可言,却不得不言,所以只能胡编乱造,导致作文会出现内容空洞、所言无物的问题。为何陕北农村小学学生阅读量如此之低?主要有两方面原因,一方面是因为在高考的影响下,家长与教师都认为除了课本与资料书以外其他书籍皆是无用之书,读无用之书便是浪费时间,是不好好学习,时间应该用来做习题,这种观点根深蒂固。在这种情况下,学生的阅读量得不到保证。陕北农村小学学生阅读量低的另一重要原因是:没书。据笔者了解,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是因为学校对图书馆的“特殊”管理。学校会开设阅览室,但是只允许该校老师进入查阅,学生是不能进去的。如果没有老师去查阅,阅览室就会处于关闭状态,所以它基本都是常年处于关闭状态。后来将阅览室更名为图书室,图书室允许学生进入,但是不允许外借。所以才会出现部分学生知道图书馆的存在部分学生不知道。由于学校图书不得外借,家长也不会愿意给孩子买一些“闲书”,所以学生基本没有什么阅读来源。少数阅读爱好者会省吃俭用的买一些“少年月刊”、“格言”等小说杂志等在班级里轮流传阅。3.兴趣缺乏,心理抗拒。笔者在听课和与学生交谈过程中发现,学生不喜欢的写作文是因为主观上觉得自己不会写,没什么好写的,对作文有一种抗拒心理。究其根源是写作兴趣淡薄,小学生作文兴趣缺失的问题普遍存在,陕北地区尤为明显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在学生的观念中,作文是需要强制完成的一种硬性作业,而且有明确的写作规范和标准,完成它需要符合规范。学生主观认知中可以意识到作文的重要性,会对作文有一定程度的重视,但由于它的强制性又会让人产生疲倦感。长久的练习如果看不到明显的效果,也会让人丧失信心与兴趣。写作本是一件极快乐的事,但倘若找不到创作的乐趣之所在,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强制完成,那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胡编乱造现象,长此以往会导致写作兴趣逐渐丧失殆尽。
发表在2023年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上  书号ISBN 978-7-5140-2684-9    CIP数据核字(2023) 第129997号